科技风险下分配正义新构造的财税法变革

被引:4
作者
胡元聪
税梦娇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科技风险; 分配正义; 分配应得与分配风险; 劳动正义与代价正义; 财税法变革;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5286
中图分类号
D922.223 [财产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第三次工业革命衍生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所诱发的技能风险、失业风险、贫富分化风险和经济风险,与社会应得形成"上下倒置"的分配链并由此催生出分配正义新危机。而这些科技风险下失业的弱势劳动付出者应享的社会应得本不应被剥夺,得利的强势资本拥有者应担的科技风险也本不应不承担。质言之,创新研发应用新科技不能只看重"科技发展成果的产出",而不顾及"科技发展代价的分担"。因此,治理具有特殊样态类型、特殊分配模式的新型科技风险,形塑以分配应得实现劳动正义和分配风险实现代价正义为基座的双层结构的分配正义,是中国新时代共促发展、共担责任的前沿核心议题。而基于"驱动型风险立法"理论,依循财税法变革为计虑与实践逻辑所擘画的科技风险下分配正义新构造,希冀着调整权利、机会、收入和财富、风险和代价的分配结构,内蕴着每个人在全面智能化社会经济意义上"得其应得"与"担其应担"的分配图景,形塑着"在分配风险中分配应得,在分配应得中分配风险"的结构图式,从而构建"一体两面"的财税法治分配体系,以衡平科技发展成果与代价及寻求人类利益和科技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智能制造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机制及对策研究 [J].
金强 ;
尹音频 .
湖北社会科学, 2019, (05) :59-68
[2]   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 [J].
宋亚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0) :136-158+207
[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 [J].
贾根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6) :87-106+206
[4]   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现代性追问的逻辑进程 [J].
于春玲 ;
陈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0) :29-50+203
[5]   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 [J].
张国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21-39+203
[6]   正确理解弱者权利保护中的社会公平原则 [J].
胡玉鸿 .
法学, 2015, (01) :91-102
[7]   收入分配正义的财税法路径 [J].
刘剑文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 17 (06) :86-93
[8]   机器中的劳动与资本——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机器论 [J].
夏永红 ;
王行坤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4) :53-61
[9]   劳动权概念命题及其法律意义 [J].
方江宁 .
学海, 2003, (06) :85-91
[10]   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 [J].
韩庆祥 ;
张曙光 ;
范燕宁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