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国的法律原则构建

被引:1
作者
毕竞悦
机构
[1] 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国; 法治国; 风险预防; 比例原则;
D O I
10.19350/j.cnki.fzsh.2016.05.009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环境国关注生态危机。从法治国到社会国到行政国再到环境国,反映了国家职能的演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国家,无论社会国、行政国,还是环境国,都没有脱离法治国的框架。环境国的核心要素是风险预防。然而由于预防对象的不确定性和预防理由的不充分性,预防措施可能会构成对自由的威胁。因而,在法治国的框架之下,环境国至少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比例原则,照顾最少受益者原则,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原则。其中,比例原则是首要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风险规制[M]. 法律出版社 , 刘刚, 2012
[2]  
环境法治的中国路径[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汪劲, 2010
[3]  
时代的精神状况[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 雅斯贝斯 (Jaspers, 2008
[4]  
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汪劲, 2006
[5]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6]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7]  
德国行政法[M]. 商务印书馆 , (德)奥托·迈耶(OttoMayer)著, 2002
[8]  
经济伦理学大辞典[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乔治·恩德勒等主编, 2001
[9]  
国家、公民与行政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董炯著, 2001
[10]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