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及钉螺“冬眠”或“夏蛰”现象与耗氧量关系。方法 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 ,逐步改变温度 ,分别测定 0~ 4 0℃环境温度条件下钉螺耗氧量的值 ,判断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 ,同时观察钉螺“冬眠”和“夏蛰”情况 ,分析钉螺耗氧量与“冬眠”率和“夏蛰”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环境温度在 1~ 36℃之间钉螺耗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钉螺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与曲线方程 y=6 .6× 10 - 5- 3× 10 - 6 x+4.4× 10 - 6 x2 - 8× 10 - 8x3高度拟合(R2 =0 .998,F=2 775 ,P<0 .0 1)。环境温度降至 3℃以下 ,钉螺耗氧量趋向平稳。 3~ 2 9℃之间每一温度梯度钉螺耗氧量平均增加 1.184× 10 - 4mg/ snail· h(95 %可信区间为 8.6 5× 10 - 5~ 1.5 0 3×10 - 4m g/ snail· h) ,2 9~ 36℃平均增加 2 .92× 10 - 5mg/ snail· h(95 %可信区间为 1.71× 10 - 5~4 .13× 10 - 5m g/ snail· h) ,后者升幅显著低于前者。 37℃开始出现钉螺死亡 ;“冬眠”率与耗氧量之间呈直线回归关系 (R2 =0 .92 8,F=10 2 .2 8,P<0 .0 1) ;随着温度的升高 ,钉螺耗氧量升幅明显下降 ,但当温度升高至 35℃左右才开始出现“夏蛰”现象 ,至 4 0℃时仅有 2 7.78%钉螺表现出“夏蛰”状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