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低钾变异后代的苗期钾营养特性

被引:7
作者
彭志红
彭克勤
萧浪涛
胡家金
李合松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耐低钾变异后代; 钾营养特性;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7.01.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室内苗期低钾介质中筛选出的10个水稻耐低钾变异后代和其对应的5个受体为材料,比较它们在正常钾和低钾两个水平下的钾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耐低钾后代的植株鲜重、相对干重均比其受体大,吸钾量和钾素利用率也比其受体高,其中最典型的材料为A-1和B-12,苗期吸K+强度高,分蘖期单株吸钾量多,钾素利用率高,与对照品种(明恢63)反应特性一致,表现出对低钾逆境的较强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耐低钾水稻品种的筛选 [J].
项虹艳 ;
丁洪 ;
郑金贵 ;
李卫华 ;
林勇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338-344
[2]   水稻耐低钾变异后代的根系生理研究 [J].
彭克勤 ;
彭志红 ;
萧浪涛 ;
胡家金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5) :64-66
[3]   富钾植物DNA导入水稻变异后代苗期耐低钾种质的筛选 [J].
彭志红 ;
彭克勤 ;
胡家金 ;
萧浪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463-466
[4]   籼稻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 [J].
刘国栋 ;
刘更另 .
作物学报, 2002, (02) :161-166
[5]   稗草DNA导入水稻产生的变异体的耐铁毒特性和RAPD分析 [J].
周建林 ;
李阳生 ;
李达模 .
作物学报, 2001, (04) :529-532
[6]   水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与生产的关系 [J].
刘建祥 ;
杨肖娥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4) :384-389
[7]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大赖草DNA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J].
张茂银 ;
刘庆昌 ;
王子霞 ;
赵明安 ;
缪军 ;
海热古丽 ;
杨克锐 ;
杨松杰 ;
顾爱星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2) :165-168
[8]   耐低钾水稻的钾营养特性 [J].
安林昇 ;
倪晋山 ;
李共福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4) :257-259
[9]   论缓解我国钾源短缺问题的新对策 [J].
刘国栋,刘更另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1) :25-32
[10]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进展与期望[J]. 严小龙.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