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基于GIS的祁连山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46
作者:
王海军
[1
]
张勃
[1
]
靳晓华
[2
]
张华
[1
]
柳景峰
[3
]
戴声佩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时空变化;
祁连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42 [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基于ArcGIS平台Geostatistical Analyst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和Spatial Analyst中的Surface Analyst,分析了祁连山区18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气温、降水的数据,并且空间化显示了各年代间的气温、降水变化。结果表明:①1960—2005年祁连山区的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升幅基本在0.5℃/10a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变幅最大超过1℃。②祁连山区的气温变化和西北地区的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同步性。冬季气温分布趋势与夏季相同,但冬季南北坡的温差明显小于夏季。各月的平均气温直减率差别大,冬季气温直减率较低,春季气温直减率较大。③分析了祁连山区降水的累积距平,祁连山的东、中、西三段的降水在80年代以前都是呈下降的趋势,在80年代以后表现为显著增加,并且中部表现最为明显。在祁连山的北坡、南坡和的降水总体趋势变化也是在80年代,在80年代以前呈下降趋势,而80年代后为上升趋势。④祁连山区的降水呈上升趋势,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冬季降水均在13 mm以下,而在夏季降水量最高可达247 mm。
引用
收藏
页码:1196 / 120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