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近代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15
作者
黄利民 [1 ]
刘成武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咸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
关键词
湖北省; 洪涝灾害; 特点; 成因;
D O I
10.19603/j.cnki.1000-1190.2006.01.030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以史料为据,对湖北省近代以来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近代洪涝灾害是自然孕灾环境、人类致灾活动因子及其脆弱的承灾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孕灾环境孕出了“多灾”的特点,人类致灾活动直接引起“灾害频发”,而脆弱的承灾体则导致“灾情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123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湖北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统计特征分析 [J].
刘成武 ;
黄利民 ;
吴斌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3) :109-115
[2]   湖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
曾菊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3-106
[3]   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J].
蔡述明 ;
杜耘 ;
黄进良 ;
吴胜军 ;
薛怀平 .
地球科学, 2001, (06) :643-647
[4]   长江流域洪涝气候背景和致灾因子分析 [J].
张建敏 ;
高歌 ;
陈峪 .
资源科学, 2001, (03) :73-77
[5]   湖北长江特大洪水防御对策研究 [J].
梅金焕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1) :142-146
[6]   试论地质学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兼论长江防洪策略 [J].
李长安 ;
郭广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45-48
[7]   冬季青藏高原积雪与湖北汛期降水 [J].
马乃孚 ;
杨景勋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482-484
[8]   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是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J].
李吉顺 ;
王昂生 ;
陈家田 .
中国减灾, 1999, (04) :29-32+42
[9]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关系剖析 [J].
史德明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1) :2-8
[10]   从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库容”分析1998洪水 [J].
梁音 ;
史学正 ;
史德明 .
中国水土保持, 1998, (11)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