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矿区地面采动区L型煤层气井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9
作者
赵小山 [1 ,2 ]
李国富 [3 ]
孙海涛 [4 ]
陈金华 [4 ]
机构
[1]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易安蓝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3]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采动区覆岩移动破坏规律; 井位; 层位; 井身结构; 代替高抽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1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采动覆岩移动破坏规律,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煤矿采动区地面L型井井位、层位和最优井身结构等参数,并对定向技术、完井工艺、安全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完善的煤矿采动区地面L型井抽采技术,实现了采动区瓦斯连续抽采,为解决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超限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创立了煤矿采动区地面L型井抽采回采工作面瓦斯的全新抽采模式。抽采周期涵盖工作面回采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抽采效果。实现了回采工作面采动区地面L型井抽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高抽巷,缩短了采掘接替周期,降低了成本,可解决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超限,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优化了CH4、O2、CO、负压等主要抽采参数,形成了监测监控安全抽采技术。煤矿采动区地面L型井在晋煤集团寺河矿投运后,连续抽采6个月,纯量最高达35 m3/min,平均22 m3/min,抽采纯量达3万m3/d,浓度最高达96%,平均78%,累计抽采纯量约350万m3,取得了显著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一种用于瓦斯治理的地面复合L型钻井和瓦斯治理方法[P]. 袁亮;于斌;王立兵;杨智文;匡铁军;王存权;赵军;刘冠学;赵君;金学玉;张明;王显军;杨洋;涂辉;郝元伟;柳炳俊;宣宏斌;孟凡龙;李源;田利军;兰亦文;景珂宁.中国专利:CN104594943A,2015-05-06
[2]  
一种采动区地面钻L型井抽采瓦斯的工艺[P]. 贺天才;都新建;王保玉;李海贵;田永东;白建平;李俊峰;白利军;王军;郝春生;赵小山.中国专利:CN104405283B,2015-03-11
[3]  
采动影响下地面钻井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孙海涛.重庆大学.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