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方法用于我国A组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

被引:40
作者
方肇寅,晋圣瑾,秦树民,赵宪法,吴狄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秦皇岛市卫生防疫站,河南省中医研究院
关键词
轮状病毒,血清型,PCR,EIA;
D O 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0873
中图分类号
R373.24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A组轮病毒(RV)是婴幼儿秋冬季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当RV感染时,组成病毒外壳的两个蛋白VP7和VP4都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本文采用套式PCR方法对我国河北、河南1989-1990年141份RV阳性便样进行了分型研究。便样悬液中的病毒经硫氰酸胍裂解,玻璃珠吸附、洗脱,提取RNA。分别选择编码VP7和VP4基因的高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先经逆转录cDNAPCR一次放大后,再分别选择基因内不同血清型的特征序列设计一组分型引物,与另一端的保守序列引物配对,经PCR二次放大,从放大产物的特征分子量大小,区别RV样品的不同血清型。结果表明,河北、河南两省流行的RV以(G1、P1)型为主,其次为(G2、P2)型,个别为(C3、P1)型和(G4、P1)型,未发现其它P型毒株。G型PCR分型与McAbELA分型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7.7%。毒株G型和P型的关系与文献报道的一些规律相比,符合率为97.1%。个别毒株型别特殊,与RNAPAGE结果亦不能对应,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结果对研制轮状病毒疫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