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生态习性和在京密引水渠的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29
作者
任久长
乔建荣
董巍
戴长亮
机构
[1]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关键词
沉水植物;菹草;引水渠;水生生态;
D O I
10.13209/j.0479-8023.1997.10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菹草是两年生、喜低温的沉水植物,近年来在京密引水渠大发生阻碍水流。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对菹草的生态习性和在引水渠发生规律进行研究,表明菹草在北京地区是芽殖体越夏、幼苗越冬、春末夏初呈指数增长,生物量累积曲线为S型。在京密引水渠的各个断面均有菹草发生,但大发生位于下游的中富营养渠段,发生期为5~6月中。提出菹草的控制措施及其控制的最佳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沉水植物昼夜光补偿点及其测定 [J].
周红 ;
任久长 ;
蔡晓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2) :127-129
[2]   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总磷去除速率的研究 [J].
乔建荣 ;
任久长 ;
陈艳卿 ;
宋福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6) :108-112
[3]   淀山湖3种沉水植物的种子萌发生态 [J].
由文辉,宋永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196-200
[4]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J].
金送笛 ;
李永函 ;
王永利 .
水生生物学报, 1991, (04) :295-302
[5]   菹草生产力的研究 [J].
陈洪达 .
水生生物学报, 1989, (02) :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