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被引:6
作者
杨荣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北京
关键词
北京; 基层管理; 历史变迁;
D O I
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4.01.037
中图分类号
D67 [地方政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指基层政府组织城市居民的形式以及对之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 ,它既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 ,也反映了城市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宏观上对北京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 ,认为北京市的基层管理体制在民国之前完成了从坊里制到保甲制的演变 ,民国之后 ,则逐步摆脱了“控制”的惯性 ,开始沿着“治理”思想的轨道前进。近年来由“街居—单位制”向“街道—社区制”的转型反映了北京市以人为本治理现代化大都市的新理念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清代北京城区房契研究.[M].张小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老北京的居住.[M].白鹤群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4]  
北京城市生活史.[M].吴建雍等著;.开明出版社.1997,
[5]  
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M].史明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  
彭真文选.[M].彭真 著.人民出版社.1991,
[7]  
北平和平解放前后.[M].北京市档案馆 编.北京出版社.1988,
[8]  
北京的黎明.[M].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88,
[9]  
中国的现代化.[M].(美)罗兹曼(Rozman;G.)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0]  
中国经济史考证.[M].(日)加藤繁著;吴杰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