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和网络: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空间组织特征分析

被引:59
作者
吴志强
陆天赞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
[3]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引力; 网络; 创新城市群落; 长三角;
D O I
10.16361/j.upf.201502004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创新作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区域层面的创新集群和活动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中国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案例,从创新阶层、创新经济投入、创新文化环境、创新产出四个维度的指标入手,通过创新引力和外向创新联系度,来观察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组织特征和空间网络。结果表明:①城市创新引力。形成7级划分,第一级别城市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前4级城市的创新引力与后3级城市有明显的分野;②创新外向联系。空间上呈现沿沪宁线和沪杭线的"八字形"的核心结构和沿海"C型"的潜力圈层;③网络总体特征。创新群落由核心圈层、关联圈层和边缘网络三部分组成,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相关联形成两个嵌套三角形的结构组成了核心圈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演化与评价.[D].瞿頔.上海交通大学.2008, 07
[2]  
中国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发展比较与评价.[D].岁玥.上海交通大学.2007, 02
[3]  
牛津创新手册.[M].(挪) 戴维; (美) 莫利; (美) 纳尔逊;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4]  
城市地理学.[M].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
[5]  
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D].黄亮.华东师范大学.2014, 10
[6]  
大都市圈创新系统要素配置研究.[D].陈莞.上海交通大学.2009, 04
[7]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王伟.同济大学.2008, 04
[8]   中心性与控制力: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组织特征及演化——企业联系的视角 [J].
朱查松 ;
王德 ;
罗震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4) :24-30
[9]   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体系比较研究:基于企业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 [J].
唐子来 ;
李涛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2) :24-31
[10]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效应分析 [J].
马仁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