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处理与分析

被引:6
作者
解全才 [1 ]
马强 [1 ]
王丽艳 [1 ]
张景发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峰值加速度; 衰减关系; 反应谱; 持时;
D O I
10.13197/j.eeev.2018.05.111.xieqc.013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取的82组强震动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初步分析,在分析前对记录进行了格式转换,零线校正,录入元数据生成标准格式的加速度数据。统计分析显示10 Gal以上加速度记录有46条,峰值加速度范围为0. 33~185. 02 cm/s2,峰值速度范围为0. 04~6. 55 cm/s,记录到最大仪器地震烈度为6. 2度。将实际观测数据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结果显示在震中距200 km以内与Yu 2013短轴衰减关系吻合较好,但在300 km外衰减缓慢,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幅值较大2个台站的反应谱谱特征,九寨百河台南北向加速度反应谱高于我国7度罕遇地震的抗震设计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主要周期集中在0. 1到0. 4 s以内,不会对长周期建筑造成严重破坏。最后计算了5%~75%和5%~95%两种能量持时,结果整体上符合随震中距增大而增大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2017年3月27日云南漾濞5.1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初步分析
    宋晋东
    白琳娟
    李山有
    冯继威
    马强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 37 (02) : 197 - 204
  • [2] 运用广义反演法研究汶川地震场地效应
    任叶飞
    温瑞智
    山中浩明
    鹿嶋俊英
    [J].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S2) (S2) : 146 - 151
  • [3] 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俞言祥
    李山有
    肖亮
    [J]. 震灾防御技术, 2013, 8 (01) : 24 - 33
  • [4] 渭河盆地中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
    王海云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1) : 137 - 150
  • [5] 近场数字强震仪记录误差分析与零线校正方法
    于海英
    江汶乡
    解全才
    杨永强
    程翔
    杨剑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9, 29 (06) : 1 - 12
  • [6] Correlation of Significant Duration with Amplitude and Cumulative Intensity Measures and Its Use in Ground Motion Selection
    Bradley, Brendon A.
    [J].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1, 15 (06) : 809 - 832
  • [7] THE EFFECTIVE DURATION OF EARTHQUAKE STRONG MOTION
    Bommer, Julian J.
    Martinez-Pereira, Alejandro
    [J].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99, 3 (02) : 127 -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