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的四重向度

被引:10
作者
梁宇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治理内涵; 中国特色;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这源于其鲜明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格局体系和政治功能。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政治理论视角下,社会治理兼具统治和管理两面属性;在继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社会治理兼收动员和协同两套机制;在治理主体、治理形式和治理资源不断丰富的现实中,社会治理兼容政府和社会两种力量;在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战略中,社会治理兼有长期执政和人民民主两个诉求。党以人民为中心,领导人民开展社会建设,这是开展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必须把握的现实主线。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习近平社会治理法治思想研究 [J].
徐汉明 .
法学杂志, 2017, 38 (10) :1-27
[2]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哲学意蕴 [J].
田建伟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22) :85-86+89
[3]   国外治理理论研究:进程与争鸣 [J].
田凯 ;
黄金 .
政治学研究, 2015, (06) :47-58
[4]   社会企业与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与路径 [J].
李健 ;
王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8 (03) :9-15
[5]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定位的四个维度 [J].
肖滨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02) :13-20
[7]   社会企业与社会协同治理 [J].
甘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 (03) :95-100
[8]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J].
许耀桐 ;
刘祺 .
理论探索, 2014, (01) :10-14+19
[9]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0]  
中国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社会管理评价体系"课题组,俞可平.中国治理评论.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