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五百梯气田成藏史的碳同位素分馏化学动力学分析

被引:2
作者
薛海涛 [1 ]
赵莹 [1 ]
樊立新 [2 ]
卢双舫 [1 ]
常景慧 [3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责任公司长庆事业部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油成气; 碳同位素; 化学动力学; 成藏; 五百梯气田; 川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川东五百梯气田石炭系黄龙组气藏的成藏史,利用金管实验装置,在高压、恒速升温的条件下对四川盆地源岩抽提物样品进行了热解成气实验,结合气相色谱和碳同位素分析,得到了甲烷生成率、甲烷碳同位素与实验温度和升温速率的关系.由此建立并标定了油裂解成甲烷及其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所得模型在川东五百梯气田的初步应用显示,川东石炭系古油藏主要成气期集中在170~150Ma.天东1井、天东16井和天东2井对应气藏分别聚集了166,163,162Ma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天然气损失率分别为16%,21%,32%.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57+122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戴金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2]  
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卢双舫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Modelling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primary cracking of natural gas: a reaction kinetic approach.[J].Bernhard Cramer;Bernhard M. Krooss;Ralf Littke.Chemical Geology.1998, 3
[4]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混源天然气源岩贡献率计算方法 [J].
付丽 ;
霍秋立 ;
张居和 ;
刘伟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06) :4-7+121
[5]   川东石炭系气藏中固体沥青形成机理探讨 [J].
李艳霞 ;
钟宁宁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7, (04) :402-404+410
[6]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李吉君 ;
薛海涛 ;
徐立恒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5) :825-829
[7]   碳同位素分馏模型比较研究 [J].
卢双舫 ;
李吉军 ;
薛海涛 ;
黄光玉 ;
徐立恒 .
天然气工业, 2006, (07) :1-4+145
[8]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与地质应用新进展 [J].
帅燕华 ;
邹艳荣 ;
彭平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4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