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

被引:28
作者
滕丽微 [1 ]
刘振生 [1 ]
张恩迪 [1 ]
马建章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关键词
狍; 卧息地; 资源选择函数; 冬季; 三江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狍昼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和芦苇丛、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90%—99%、距水源距离<400m、距农田距离<500m、保温性>0.2℃、雪深>31c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等生境因子的卧息地;狍夜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为<90%、距水源距离<700m、距农田距离>500m、保温性>0.2℃、雪深>31c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等生境因子的卧息地。狍昼间与夜间卧息地在是否刨走积雪等松软物质、距农田距离、雪深、人为干扰距离和卧息地宽度上差异显著(P<0.05)。与夜间卧息地相比,狍昼间偏爱的卧息地具有接近农田、雪覆盖深和卧息地宽度较小等特征。狍对昼间卧息地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13.999-0.446×植被类型-0.003×距水源距离-0.003×距农田距离+0.915×保温性+0.487×雪深+0.001×人为干扰距离,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0.9%;狍对夜间卧息地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0.009-1.863×植被类型-0.004×距水源距离+0.946×保温性+0.002×人为干扰距离,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1.8%。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贺兰山岩羊冬春季取食生境的比较 [J].
刘振生 ;
王小明 ;
李志刚 ;
崔多英 ;
李新庆 .
动物学研究, 2005, (06) :580-589
[2]   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 [J].
刘振生 ;
曹丽荣 ;
王小明 ;
李涛 ;
李志刚 .
兽类学报, 2005, (01) :1-8
[3]   应用骨髓脂肪指数评价狍冬季体状况 [J].
王力军 ;
洪美玲 ;
肖向红 ;
马建章 .
兽类学报, 2004, (04) :353-356
[4]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J].
韩宗先 ;
魏辅文 ;
张泽钧 ;
李明 ;
张保卫 ;
胡锦矗 .
兽类学报, 2004, (03) :185-192
[5]   应用雪尿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栖息地中狍冬季的营养状况 [J].
王力军 ;
马建章 ;
洪美玲 ;
肖向红 .
兽类学报, 2003, (02) :109-114
[6]   应用资源选择函数研究朱鹮的巢址选择 [J].
李欣海 ;
马志军 ;
李典谟 ;
丁长青 ;
翟天庆 ;
路宝忠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352-358
[7]   紫貂冬季生境的偏好 [J].
张洪海 ;
马建章 .
动物学研究, 1999, (05) :355-359
[8]   狍雪地痕迹特征及在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J].
高继宏,吕小雪,张雁辉,刘健,黄守华 .
兽类学报, 1995, (02) :155-156
[9]   冬季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的研究 [J].
张明海 ;
萧前柱 .
兽类学报, 1990, (03) :175-183
[10]  
韩曰午,朴熙万主编.黑龙江省自然环境与保护[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