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酸雨研究的现状
被引:31
作者:

解海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尹连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构:
[1] 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保定
[3] 保定
来源:
关键词:
酸雨;
形成机理;
危害;
防治对策;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4.s1.067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酸雨的形成机理、形成要素、危害及酸雨的分析、监测和预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指出目前酸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酸雨防治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绿体活性的影响
[J].
邱栋梁
;
刘星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559-156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合肥市酸雨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J].
刘丽
;
陈飞
.
安徽化工,
2002, (04)
:30-31

刘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陈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3]
模拟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许中坚
;
刘广深
;
喻佳栋
;
刘维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9-11

许中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刘广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喻佳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刘维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4]
我国酸雨中盐基离子的重要性
[J].
廖柏寒
;
蒋青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254-256

廖柏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湖南 长沙

蒋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湖南 长沙
[5]
中国酸雨形成的专家系统研究
[J].
任仁
;
张铮
;
白乃彬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2)
:213-22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南极长城站酸雨监测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J].
王国贵
.
极地研究,
1999, (01)
:64-71

王国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局行业管理与气候处
[7]
中国降水酸度预测模型
[J].
李金惠
;
汤鸿霄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1)
:9-12

李金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汤鸿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8]
贵阳市酸雨过程的天气学研究
[J].
周涛
;
古田会
;
赵彩
.
贵州气象,
1997, (03)
:23-25

周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气象科研所

古田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气象科研所

赵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气象科研所
[9]
广东、广西地区酸沉降统计模式的研究
[J].
毛节泰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28-36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