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新加坡组屋区规划结构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28
作者
:
李琳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琳琳
[
1
]
李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江
[
2
]
机构
:
[1]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
国际城市规划
|
2008年
/ 02期
关键词
:
组屋;
邻里中心;
住区结构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
083303 ;
摘要
:
新加坡住区结构模式主要受到了邻里单位思想的影响。经过40多年的实践,新加坡形成了适合自身国情的住区结构模式。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1960年代至今新加坡住区结构模式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探索了其对我国住区建设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J].
李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
李盛
.
国外城市规划,
1999,
(04)
:30
-33
[2]
http://www ura gov sg .
←
1
→
共 2 条
[1]
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J].
李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
李盛
.
国外城市规划,
1999,
(04)
:30
-33
[2]
http://www ura gov sg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