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及其应用

被引:16
作者
黄冬梅 [1 ]
杨正明 [2 ]
郝明强 [3 ]
张英芝 [4 ]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技术部
[2]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股份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微裂缝; 特低渗透; 产量递减; 产量; 产能; 榆树林油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1.02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裂缝系统对于低渗透油藏的经济开发极其重要,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一直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生产中的重点问题。以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为基础,利用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推导了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方程。分析发现此类油藏产量递减符合指数递减规律,递减指数受多种因素控制,且无水采油期和低含水期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大庆油区榆树林特低渗透油田东16井区中,无论是单井还是整个区块,其产量递减都符合指数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1+100+117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 [J].
张以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90-93+117
[2]   非混相驱替中毛管压力的影响研究 [J].
李东霞 ;
苏玉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85-86+98+111
[3]   低渗透油藏岩石物性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J].
刘中春 ;
岳湘安 ;
王正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39-41+83
[4]   低渗透油田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J].
牟学益 ;
刘永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5) :58-59+2
[5]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J].
杨正明 ;
刘先贵 ;
孙长艳 ;
张盛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55-56+63
[6]   特低渗透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J].
林玉保 ;
史晓波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2) :30-33+53
[7]   产量变化规律的理论研究 [J].
李传亮 .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3) :264-267+195
[8]   产量递减方程的渗流理论基础 [J].
计秉玉 .
石油学报, 1995, (03) :86-91
[9]   关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问题 [J].
秦同洛 .
断块油气田, 1994, (03) :21-23
[10]  
现代油藏工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元千,李〓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