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国籍"的放弃对于新中国外交的积极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被引:6
作者
程希 [1 ]
机构
[1] 中国侨联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
关键词
双重国籍; 新中国外交; 华侨华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本文分析了放弃"双重国籍"对于新中国外交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认为"双重国籍"的放弃既是中国争取印尼等国家、开展睦邻外交的国家利益需要,同时对于华侨华人更好地在当地生存和发展又有其必要性;其局限性主要在于,国籍问题并非当时华侨华人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华侨华人问题的复杂性导致了"双重国籍"的放弃在当时只是中国政府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本文还认为"双重国籍"问题是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地位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中国并未因放弃"双重国籍"而失去华侨华人这一资源,因而此举无论对于新中国的外交还是侨务而言,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J].
李捷 .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7, (01) :102-110
[3]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庄国土著, 2001
[4]  
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 昆仑出版社 , 梁英明著, 2001
[5]  
归侨侨眷概述[M].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卢海云,权好胜主编, 2001
[6]  
中国外交50年[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曲星著, 2000
[7]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宝俊著, 1999
[8]  
周恩来飞往万隆[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陈敦德著, 1998
[9]  
侨务春秋[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王棠编著, 1997
[10]  
毛泽东外交文选[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