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淮河上游区域暴雨的水汽特征

被引:3
作者
吴蓁
苏爱芳
王晓丹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台
[2]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郑州
[3] 河南郑州
关键词
淮河上游; 暴雨; 水汽; 预报指标;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4.04.007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合成平均天气图资料和T2 1 3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中的水汽因子 ,对 2 0 0 3年 6~ 7月出现在淮河上游的 5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水汽分别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 ;暴雨产生前后 ,85 0~ 5 0 0hPa三层中均以 85 0hPa水汽含量最大 ,且辐合亦最明显 ;当 85 0hPa和 70 0hPa天气图上分别在桂林到长沙和昆明到贵阳有 >2 0 0× 1 0 -4kg·s-1 ·m-1 ·hPa-1 和 >1 0 0× 1 0 -4kg·s-1 ·m-1 ·hPa-1 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 ,且上游风速又大于下游时 ,可考虑未来 2 4h淮河暴雨的产生 ;当T2 1 3数值产品中淮河上游区域的相对湿度、比湿和水汽通量的预报值大于诊断量的临界值的绝对值时 ,亦可作为暴雨预报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