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8
作者
甘佩娟 [1 ]
丁生喜 [2 ]
霍海勇 [1 ]
李仁帅 [1 ]
机构
[1] 青海大学社会科学系
[2]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新型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8个县市实际情况的调查,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方面选用37个具体指标,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999~2012年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得分从1999年的-15.348 0提高到2012年的28.732 9。特别是2005年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批准建设之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增长幅度较大,说明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有显著支持作用。通过分析指出影响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因子,分别是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人口素质范畴、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因子。并通过主因子的变动情况,指出影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柴达木盆地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禀赋不均,限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人力资源实力较弱,科教投入不足,影响其工业转型;产业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促进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甘肃省种植业的富民效益评价 [J].
谭翔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5) :140-144
[2]   石羊河流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叶得明 ;
杨婕妤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1) :76-83
[3]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与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J].
蔡之兵 ;
储东涛 .
城市观察, 2012, (04) :142-149
[4]   基于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J].
冯颖 ;
类延忠 ;
左太安 ;
晏光进 .
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0) :62-65
[5]   基于能值分析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杨钊 ;
孙洋 ;
李晅煜 .
城市, 2012, (06) :65-69
[6]   基于多元统计的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J].
王晓鹏 ;
曹广超 ;
魏岭 ;
丁生喜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1, 30 (01) :98-106
[7]   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J].
吴文斌 ;
杨鹏 ;
唐华俊 ;
周清波 ;
陈仲新 ;
柴崎亮介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01) :16-21
[8]   青海省龙羊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J].
胡萍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3) :126-127
[9]   主成分分析法在汾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刘小楠 ;
崔巍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8) :105-108
[1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青海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李杰兰 ;
陈兴鹏 ;
王雨 ;
张子龙 .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1624-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