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探讨

被引:16
作者
朱新开
郭文善
王永吉
封超年
彭永欣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大穗型小麦; 粒重; 粒数;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4.11.061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特征及粒数与粒重之间的关系 ,表明 :(1)大穗条件下穗粒数和粒重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年度之间极值相近 ;(2 )随着每小穗结实粒数增加 ,每小穗平均粒重增加 ,二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但不同花位粒重变异幅度增大 ,籽粒整齐度变小 ;(3 )不同结实粒数的小穗每花位籽粒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2时 ,以第 1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3、4、5时 ,以第 2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6、7时 ,以第 3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8时 ,以第 4粒粒重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冠层辐射和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J].
赵会杰 ;
李有 ;
邹琦 .
作物学报, 2002, (05) :654-659
[2]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小花发育与结实特性研究 [J].
王兆龙 ;
曹卫星 ;
戴廷波 ;
周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9-12
[3]   小麦穗部维管束联络关系分析 [J].
居春霞,彭永欣,郭文善,封超年,严六零 ;
不详 .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5, (03) :15-20
[4]   小麦穗、小穗及籽粒差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原因的研究 [J].
张晓融 ;
王世之 .
作物学报, 1993, (02) :103-110+193
[5]   冬小麦主茎和分蘖的植株性状及分蘖合理利用的研究 [J].
赵广才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3, (01) :5-11
[6]   小麦个体性状的选择与提高群体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J].
傅金峰 ;
卢少源 ;
李宗智 .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2, (04) :4-14
[7]   小麦粒重分布特性及争重分析 [J].
黄开红 ;
卞祖华 ;
石伟旗 ;
蒋进章 ;
黄群芝 .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02) :8-9+24
[8]   小麦开花特性与结实率的研究 [J].
黄开红 ;
石伟旗 ;
卞祖华 .
江苏农业科学, 1990, (06) :5-7
[9]   不同栽培技术措拖对小麦穗型影响的研究 [J].
黄粟嘉 .
耕作与栽培, 1989, (04) :29-32
[10]   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J].
于振文 ;
张学华 .
山东农业科学, 1982, (03)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