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统小城镇向特色小镇转型的理论逻辑

被引:37
作者
武前波 [1 ]
徐伟 [2 ,3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小城镇城市化协同创新中心&建筑工程学院
[2] 加拿大莱斯桥大学地理系
[3]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创新型经济; 人力资本; 都市社会; 专业化经济; 美丽乡村;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2.011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特色小镇概念产生于浙江经济实践,并推动了全国小城镇向特色小城镇的转型。基于新时期都市社会发展现实,剖析了传统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时代语境差异,以及相互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从中发现,小城镇是传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重要行政与经济职能,属于乡村地域社会的专业化经济节点或公共服务中心。特色小镇则打破了传统等级化的城镇体系逻辑,成为都市社会语境中专业化集聚经济的重要功能节点,既可依赖于传统集群经济的重要基础,也可脱胎于相对繁荣的创意文化和创新创业新经济,或者产生于大都市外围蓬勃发展的乡野旅游经济。其中,积极融入全球生产与消费网络,加快构建高速运转的"流动空间",塑造专业化地域经济形态,逐步形成健康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社区,将是传统小城镇向特色小城镇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不同地域环境中各类特色小镇的生存基础。由此推动传统城镇体系向新型城镇网络转型,新时期的中心城市、小城镇、美丽乡村等不同地域功能节点均具有了都市社会的重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众创空间的特征、机制及其空间规划应对 [J].
王晶 ;
甄峰 .
规划师, 2016, 32 (09) :5-10
[2]   德国均衡城镇化模式与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体制瓶颈 [J].
石忆邵 .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54-60+70
[3]   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反思——以苏州地区为例 [J].
范凌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6) :106-113
[4]   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罗震东 ;
何鹤鸣 .
城市规划, 2013, 37 (01) :9-16
[5]   浙江省小城镇发展历程、态势及转型策略研究 [J].
陈前虎 ;
寿建伟 ;
潘聪林 .
规划师, 2012, (12) :86-90
[6]   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 [J].
武前波 ;
宁越敏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207-219
[7]   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 [J].
吴康 ;
方创琳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05-1611
[8]   城乡统筹下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J].
陈白磊 ;
齐同军 .
城市规划, 2009, 33 (05) :84-87
[9]  
中国城市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宁越敏, 2016
[10]  
空间与政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 勒菲弗 (Lefebvre,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