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西北部一次局地暴雨的发生机理

被引:3
作者
尹恒
李易
文强
夏金
王立华
机构
[1] 湖北省十堰市气象局
关键词
干旱期; 暴雨; 动力热力; 条件;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23.152
中图分类号
S161.6 [降水、降雪];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2009年7月8~13日湖北省西北部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盛夏阴雨天气过程中局地暴雨天气,分析探讨了该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动力、热力和水汽等对这次强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巴尔克斯湖冷涡带来的冷空气是局地暴雨的触发机制,贝加尔湖低压为东亚环流调整提供了外来动力,暴雨发生时散度场在高空辐散具有强烈"抽吸作用",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南海暖湿空气是暴雨的水汽源,暴雨落区出现在能量锋区前部、高能舌顶端轴线偏向冷空气一侧,Q矢量散度、水汽螺旋度负值区对于局地暴雨的短期预报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611 / 126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西北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J].
王立华 ;
尹恒 ;
姚道强 ;
夏金 .
暴雨灾害, 2009, 28 (03) :246-250
[2]   副高边缘一次局地突发性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徐远波 ;
尹恒 ;
谭永秀 ;
梁代荣 ;
王立华 ;
周建龙 .
暴雨灾害, 2009, 28 (01) :58-63
[3]   水汽螺旋度及其在一次江淮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J].
王颖 ;
寿绍文 ;
周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101-106
[4]   东风波诱生低涡发生发展的螺旋度演变特征分析 [J].
郑峰 .
气象科技, 2006, (03) :275-279
[5]   一次盛夏阴雨天气中的强降水过程的分析 [J].
尹恒 .
湖北气象, 2004, (03) :3-6
[6]   几种Q矢量的比较 [J].
岳彩军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4) :525-532
[7]   1975年8月上旬河南特大暴雨的研究 [J].
丁一汇 ;
蔡则怡 ;
李吉顺 .
大气科学, 1978, (04) :276-289
[8]   有关暴雨分析预报的一些问题 [J].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1977, (01)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