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生态红线及保护对象辨识

被引:13
作者
陈进
机构
[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 生态红线; 自然保护区;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9679/j.cnki.cjjsjj.2018.0106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根据国家生态功能区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等相关成果和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红线设置和主要保护对象,并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现存的保护区或者生态功能区数量和类型众多,但连续、成片、生态功能齐全的保护区较少,保护区片段化问题比较严重,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建议从流域整体生态系统保护角度着手,完善各类保护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协调各类保护政策、专项行动和能力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实现有效的生态红线和旗舰物种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水域生态保护问题 [J].
曹文宣 .
长江技术经济, 2017, 1 (01) :25-30
[2]   把脉长江水资源——四谈长江生态系统保护 [J].
陈进 .
中国水利, 2016, (18) :62-64+59
[3]   长江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J].
陈进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 (06) :1-6
[4]   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J].
刘成林 ;
谭胤静 ;
林联盛 ;
陶海南 ;
谭晦如 .
湖泊科学, 2011, 23 (01) :129-135
[5]  
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M]. 长江出版社 , 陈进,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