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渡区域经济运行协调和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6
作者
谢冰
机构
[1] 湖南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湖南长沙
关键词
过渡区域; 经济协作; 产业网络; 区域市场; 利益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过渡区域由于其共同利益的非均衡性而使协调机制本身存在较大缺陷 ,因此 ,在调整过渡区域经济协调方式时必须在遵循发展、互利和协商、自主和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 :( 1)以市场为基础构建经济协作区 ;( 2 )充分发挥过渡区域优势 ,建立和完善发展极 ,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带网络 ;( 3 )建立和完善过渡区域市场 ,推动过渡区域经济的发展 ;( 4 )建立新型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过渡区域经济运行协调机制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可看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 ,必须积极推动资本、劳动力、信息与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 ,促进过渡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 [J].
魏后凯 .
开发研究, 1998, (01) :34-38
[2]   关于区域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J].
曾坤生 .
改革与战略, 1998, (01) :19-23
[3]   略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J].
仉建涛 ;
周营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6) :22-25+76
[4]   我国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高潮和未来发展战略探索 [J].
王建 .
战略与管理, 1997, (05) :55-62
[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构想──菱形发展战略 [J].
刘宪法 .
开放导报, 1997, (Z1) :46-48
[6]  
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翁君奕, 1996
[7]  
世界经济运行机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朱立南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