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杂交稻株形及产量构成

被引:9
作者
张书标
杨仁崔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e-杂交稻; 株形; 产量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协青早 e A(2 ) (含有 eui2基因 )、协青早 A、 -3 2 e A(1 ) (含有 eui1基因 )及 -3 2 A为母本 ,以明恢 63、明恢 86、皖恢5 7及密阳 46为父本 ,按 p×q模式配置了 1 6个杂交组合 ,研究了 e-杂交稻的株型、产量构成 .结果表明 ,e-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近的株叶形态、生育期及产量水平 ;但因含有 eui基因 ,具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植株生长较繁茂 ,各个生育期的植株高度略有增加 ,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略减少 ,结实率略降低 ,千粒重增加 .统计分析表明 ,e-杂交稻与原杂交稻各性状间的差异都不显著 .构成产量的 4个要素对原杂交稻产量的直接效应为 :穗粒数 >有效穗数 >千粒重 >结实率 ,而 e-杂交稻直接效应为 :穗粒数 >结实率 >有效穗数 >千粒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辐射诱变选育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J].
黄荣华 ;
章清杞 ;
张书标 ;
杨蜀岚 ;
杨仁崔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33-137
[2]   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1)的选育 [J].
章清杞 ;
黄荣华 ;
张书标 ;
梁康迳 ;
王乃元 ;
杨仁崔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411-415
[3]   水稻隐性高秆突变的遗传研究 [J].
陈建民 ;
顾世梁 ;
汤述翥 ;
陆驹飞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4]   水稻株高基因eui的初步分子定位 [J].
吴玉良 ;
何祖华 ;
董继新 ;
李德葆 ;
林鸿宣 ;
庄杰云 ;
陆军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119-120
[5]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4) :1-2
[6]   从日本超高产品种(系)的选育看粳稻高产的方向 [J].
徐正进 ;
张龙步 ;
陈温福 ;
王进民 ;
董克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1, (S1) :27-33
[7]   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遗传与利用研究——I.Grlc及其测交F1的株高特征和秆型 [J].
廖昌礼 ;
倪克鱼 ;
刘远坤 ;
黄宗洪 .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03) :43-46
[8]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