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杂种后代分子检测

被引:6
作者
杨荣仲
谭裕模
黎焕光
何为中
李松
谭芳
陈廷速
李杨瑞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2] 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作物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作物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4] 广西南宁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分子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 RAPD随机引物和斑茅 5 S r RNA间隔序列 (ITS)引物对斑茅与甘蔗的杂种 F1 、 F2 代进行了分子鉴定 ,获得了与含有斑茅血缘有关的 RAPD分子标记 3个及 5 S r RNA间隔序列标记 1个 ;其中 ,5 S r RNA间隔序列标记可用于斑茅杂种后代碱法 DNA模板的快速检测。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J].
陈辉 ;
范源洪 ;
向余颈攻 ;
蔡青 ;
张亚平 .
作物学报, 2003, (03) :379-385
[2]   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及其近缘属分类上的应用 [J].
余爱丽 ;
张木清 ;
陈如凯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84-489
[3]   具有斑茅种质的耐旱甘蔗品系的选育 [J].
廖兆周 ;
劳方业 ;
周耀辉 ;
李奇伟 ;
邓海华 ;
黄鸿能 ;
符城 ;
胡后祥 ;
杨业后 ;
陈西文 .
作物学报, 2002, (06) :841-846
[4]   割手密RAPD指纹图谱分析 [J].
杨清辉 ;
李富生 ;
肖凤回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8-12
[5]   甘蔗×斑茅杂种及其双亲的农艺、工艺、植物学性状和染色体观察 [J].
萧凤,李奇伟,戴耀波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29-34
[6]   An assessment of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sugarcane and related taxa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5S rRNA intergenic spacers [J].
Pan, YB ;
Burner, DM ;
Legendre, BL .
GENETICA, 2000, 108 (03) :285-295
[7]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ugarcane intergeneric hybrids, Saccharum officinarum x Erianthus arundinaceus , with molecular markers and DNA in situ hybridisation[J] . A. D’Hont,P. S. Rao,P. Feldmann,L. Grivet,N. Islam-Faridi,P. Taylor,J. C. Glaszman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2)
[8]  
A plant DNA minipreparation: Version II[J] . Stephen L. Dellaporta,Jonathan Wood,James B. Hicks.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198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