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侵蚀区土壤理化特性及抗冲抗蚀性能初探

被引:6
作者
赵兴实
顾仁德
祁国贵
机构
[1]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黑土; 地带性土壤; 轻度侵蚀; 侵蚀程度; 黑土层; 抗冲; 土壤肥力; 开垦年限; 坡耕地; 侵蚀模数; 水蚀模数; 土壤侵蚀; 侵蚀量; 侵蚀区;
D O I
10.14123/j.cnki.swcc.1981.06.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黑土是黑龙江省主要耕作土壤,约占全省耕地的45.2%,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南缘山前波状起伏台地和松嫩平原东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45°—48°,东经124°—127°之间(图1)属于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在400—6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六至九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0—150毫米。黑土多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粘土沉积物母质上,质地比较粘重。其地形特点是坡缓坡长,坡度一般为1—6度,坡长500—1000米。开恳初黑土层较厚,是一种潜在肥力很高的肥沃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