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搭载卫星水稻干种子选育出“赣早籼47号”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金国
李源祥
华育坚
蒋兴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江西省抚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川,江西省抚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川,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水稻; 卫星搭载; 变异; 遗传;
D O I
10.16289/j.cnki.1002-0837.2001.04.013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利用卫星搭载水稻种子 ,返地后 ,将其播种、栽培。观察与调查其后代的变异及遗传情况 ,以期选育出早熟的突变体 ,并定向培育成“赣早籼 47号”新品种供生产应用。并对这个新品种和原始对照品种的同工酶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1 992年 ,种子经科学返回式卫星搭载飞行 7d回收后种植 ,研究其种子长成植株后代的农艺性状、抗病性、丰产性、米质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赣早籼 47号”的农艺性状、抗病性、丰产性、米质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并定向培育成供生产应用的新品种。结论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是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并可定向培育成供生产应用的新品种。空间条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农作物航空航天诱变育种的进展及其前景 [J].
李金国 ;
王培生 ;
张健 ;
蒋兴村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9, (06) :464-468
[2]   番茄种子宇宙飞行后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及RAPD分析 [J].
李金国 ;
刘敏 ;
王培生 ;
李文彬 ;
蒋兴村 .
园艺学报, 1999, (01) :35-38
[3]   空间条件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同工酶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 [J].
李金国,蒋兴村,王长城 .
遗传学报, 1996, (01) :48-55+90
[4]   空间条件对水稻种子的诱变研究初报 [J].
李源祥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5, (03)
[5]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