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36
作者
周永列
邱莲女
赵湘
林明
夏晓华
皇甫梅生
机构
[1] 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小板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5 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微血管病变者 2 7例 ,无微血管病变者 2 4例 )及 2 9名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糖蛋白 ,包括α颗粒膜糖蛋白 (CD6 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 (CD6 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CD6 1、CD42b)、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同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和胰岛素。结果 糖尿病组血小板CD6 2P、CD6 3、TSP阳性的百分率 [(1 35± 0 70 ) %、(5 0 4± 2 73) %、(76 5± 9 1) % ]和CD41、CD6 1的平均荧光道数 (MnX) [(14 2 2± 6 0 3) %、(6 5 4± 1 73)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0 5 4±0 34 ) %、(2 84± 1 12 ) %、(6 6 3± 8 4) %、(10 43± 1 70 ) %、(4 36± 0 6 2 ) % ](P <0 0 0 5 ) ,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P <0 0 5 )。糖尿病组的血小板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0 5 )。但有无微血管病变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血小板CD6 2P ,CD6 3,CD6 1,TSP与血浆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45 ,0 47,0 34和 0 30 ,P均 <0 0 5 )。结论 活化血小板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J].
周永列 ;
张继业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0, (06) :299-301
[2]   血浆内皮素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J].
曾正陪,唐丹,孙梅励,关炳江,吕朝,王 .
中华内科杂志, 1994, (07)
[3]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振义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