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村落祠堂的功能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被引:24
作者
:
朱华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朱华友
[
1
,
2
]
陈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陈宁宁
[
1
,
2
]
机构
:
[1]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农村观察
|
2009年
/ 02期
关键词
:
祠堂;
功能;
演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温州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
083304 ;
摘要
:
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本文首先在总体上对莘塍镇祠堂的结构和功能演变进行了研究。在结构演变方面,莘塍镇祠堂建筑由传统的单层结构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单层结构、双层结构、三层结构和混层结构;在功能演变方面,莘塍镇祠堂历经建国初期、人民公社化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五个阶段,由于不同阶段的演变背景不同,其演变特点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尤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其影响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最后从合理保护的视角分析了莘塍镇祠堂的未来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穗港两地祠堂的保护与利用
[J].
尚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尚杰
;
黄佩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佩贤
.
东南文化,
2008,
(04)
:93
-96
[2]
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杨国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 00
[3]
从北京庄王府到天津李纯祠堂——对民居整体性搬迁的思考
[J].
梁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梁雪
.
建筑师,
2008,
(01)
:93
-96
[4]
略论客家农村地区风水盛行的原因和客家祠堂风水观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晓平
;
戚莎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赣南师范学院医院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戚莎莉
.
农业考古,
2007,
(06)
:221
-224
[5]
天津李纯祠堂建筑艺术特色及其保护策略浅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辛塞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晓峰
.
城市,
2007,
(07)
:65
-67
[6]
浙中的祠堂建筑
[J].
章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章立
;
章海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章海君
.
寻根,
2007,
(02)
:56
-59
[7]
浅析阳新县祠堂、民居门楣匾额的人文内涵、成因及其影响
[J].
王炎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王炎松
;
白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白冰
;
崔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崔骞
.
华中建筑,
2007,
(02)
:163
-165
[8]
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游彪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22
-327
[9]
温州陈氏祠堂及“会典标名”坊
[J].
黄培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培量
.
古建园林技术,
2006,
(01)
:54
-56+40
[10]
汉代墓室画像的象征主义研究
[J].
朱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朱存明
.
民族艺术,
2003,
(01)
:45
-55
←
1
2
→
共 16 条
[1]
论穗港两地祠堂的保护与利用
[J].
尚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尚杰
;
黄佩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佩贤
.
东南文化,
2008,
(04)
:93
-96
[2]
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杨国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 00
[3]
从北京庄王府到天津李纯祠堂——对民居整体性搬迁的思考
[J].
梁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梁雪
.
建筑师,
2008,
(01)
:93
-96
[4]
略论客家农村地区风水盛行的原因和客家祠堂风水观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晓平
;
戚莎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赣南师范学院医院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戚莎莉
.
农业考古,
2007,
(06)
:221
-224
[5]
天津李纯祠堂建筑艺术特色及其保护策略浅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辛塞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晓峰
.
城市,
2007,
(07)
:65
-67
[6]
浙中的祠堂建筑
[J].
章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章立
;
章海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章海君
.
寻根,
2007,
(02)
:56
-59
[7]
浅析阳新县祠堂、民居门楣匾额的人文内涵、成因及其影响
[J].
王炎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王炎松
;
白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白冰
;
崔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崔骞
.
华中建筑,
2007,
(02)
:163
-165
[8]
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游彪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22
-327
[9]
温州陈氏祠堂及“会典标名”坊
[J].
黄培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培量
.
古建园林技术,
2006,
(01)
:54
-56+40
[10]
汉代墓室画像的象征主义研究
[J].
朱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朱存明
.
民族艺术,
2003,
(01)
:45
-5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