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25
作者
于腾波
夏玉军
周秉文
机构
[1] 青岛医学院!青岛
关键词
交感神经纤维,节后; 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胎儿;
D O I
10.13361/j.qdyxy.1999.04.005
中图分类号
R322 [人体解剖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1 ;
摘要
①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②方法 对30 例新鲜引产死亡胎儿(孕24~40 周)颅外段椎动脉标本行神经纤维染色(分层,分段),其中20 例行氯化金染色,10 例行乙醛酸(GA)交感神经荧光染色。③结果 椎动脉壁的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其分布特点为外膜表层为密集的网状结构,纤维密度自上而下有减低趋势,并深入外膜层;中膜层为散在点状神经终末。④结论 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可能是导致VBI的主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颈椎病和颈椎解剖关系的探讨 [J].
包仕尧 ;
宋建荣 ;
范跃进 ;
钱铭辉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1, (03) :158-160
[2]   大鼠交感神经节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的光镜和电镜研究 [J].
邓德忠 ;
朱长庚 ;
刘庆莹 ;
卢金活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5) :316-318+378
[3]   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及其临床意义 [J].
陈秀清 ;
孙博 ;
钟世镇 .
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 (01) :1-4+60
[4]  
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杨克勤主编;.北京出版社.1993,
[5]  
神经解剖学.[M].张培林 主编;张一;李之琨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