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红茶中残留酶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
萧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萧伟祥
陈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燕
李茹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茹英
机构
:
来源
:
中国茶叶
|
1985年
/ 06期
关键词
:
红茶;
足火;
PPO;
冷冻干燥;
热稳定性;
干燥过程;
干燥方法;
茶叶;
热力学性质;
水焙;
毛火;
多酚氧化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红茶的干燥工序,目的之一是利用高温迅速使酶失活,以抑制酶促氧化,终止“发酵”。然而,早在1937年,Deys就发现红茶中有过氧化物酶(PO)的残留活性,但这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962年Roberts也认为PO热稳定性很强,在红茶中有残留活性。 1980年波库恰瓦曾指出,烘干时,由于温度和气流速率过高会使茶叶表面形成干壳,内部仍是湿的,酶类可保留其活性。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在特定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