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和田河流域洛浦垦区垦荒、撂荒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历史资料的信息可视化重建

被引:8
作者
谢丽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洛浦垦区; 垦荒; 撂荒;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09 [];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828 ; 060205 ;
摘要
本研究以现存民国和田地区洛浦垦区多种地图为基础,充分利用该区档案史料记载的历史地理信息,梳理复原民国时期洛浦垦区的行政区划沿革,以及该区垦荒地、撂荒地的时空变化序列,重建相应的空间格局示意图,为揭示该区民国时期耕地变化的人文因素与自然物理动因因果关联提供空间分析的基础。结果表明:民国洛浦垦区垦荒为外延式开发,垦荒地点主要分布于绿洲主垦区的西北、东北至东部的绿洲荒漠过渡带。垦荒与撂荒斑块叠加度高,证明撂荒地主要为新垦地,垦荒与撂荒强度具有较明显正相关关联。撂荒诱因是人类驱动与自然生物物理效应复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初步观测研究 [J].
刘玉璋,董光荣,金炯,曹悦卿 .
中国沙漠, 1994, (03) :18-24
[3]  
沙埋和阗废墟记[M].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英)马克·奥里尔·斯坦因著, 1994
[4]  
为据该县太瓦沟庄民托合大买买提等禀控被阿不拉密拉甫等堵去水利使民等耕田荒废一案准令该县派员查勘解决由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