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新生代冲断构造

被引:21
作者
尚新璐
陈新卫
吴超
罗金海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喀什地区; 天山南缘冲断带; 西昆仑北缘冲断带; 构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中褶皱相对不太发育 ,西北段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 )的前锋不是原来普遍认为的乌帕尔断层 ,而是其北部隐没在克孜勒苏河之下的一条无名逆冲断层。在乌恰以西 ,由于南天山与西昆仑相距较近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与巴什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相互交切改造 ,不显示明显的早晚关系 ;在乌恰以东 ,南、北两条冲断带基本被喀什深洼陷阻隔。两个冲断带都在上新世中 晚期成型 ,第四纪以来仍受到强烈改造。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主要以无序的方式扩展 ,天山南缘冲断带则主要以后展的方式扩展。冲断带的前锋断层主要是盲冲断层 ,这使得冲断带内 ,特别是南天山南缘冲断带内的背斜圈闭得以比较好地保存下来 ,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50+603 +6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剖面分析 [J].
伍秀芳 ;
刘胜 ;
汪新 ;
杨树锋 ;
顾雪梅 .
地质科学, 2004, (02) :260-271
[2]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附视频 [J].
汪新 ;
贾承造 ;
杨树锋 .
地质科学, 2002, (03) :372-384
[3]   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 [J].
陈杰 ;
卢演俦 ;
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28-539
[4]   帕米尔东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弧形构造的扩展特征 [J].
沈军 ;
汪一鹏 ;
赵瑞斌 ;
陈杰 ;
曲国胜 .
地震地质, 2001, (03) :381-389
[5]   晚更新世以来南天山阿克苏地区地壳缩短率 [J].
汪新 ;
Aurelia Hubert-Ferrari ;
John Suppe .
地质科学, 2001, (02) :195-202
[6]   塔里木盆地阿图什-八盘水磨反冲构造系统研究 [J].
曲国胜 ;
陈杰 ;
陈新发 ;
Canerot J ;
李亦纲 ;
尹军平 ;
李军 ;
彭琪宇 ;
尹金辉 .
地震地质, 2001, (01) :1-14
[7]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河流阶地变形测量与地壳缩短速率 [J].
沈军 ;
赵瑞斌 ;
李军 ;
D.Burbank ;
K.Share .
科学通报, 2001, (04) :334-338
[8]   西昆仑山前冲断系的结构特征 [J].
肖安成 ;
杨树锋 ;
陈汉林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地学前缘, 2000, (S2) :128-136
[9]   中国南天山西部冲断褶皱系前缘区的运动学特征 [J].
肖安成 ;
贾承造 ;
杨树锋 ;
魏国齐 ;
陈汉林 ;
张春生 .
沉积学报, 2000, (03) :439-444
[10]   西南天山造山带与前陆盆地系统 [J].
周宗良 ;
高树海 ;
刘志忠 .
现代地质, 1999, (03) :27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