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被引:53
作者
侯芬 [1 ,2 ]
伍新春 [2 ]
邹盛奇 [2 ]
刘畅 [3 ]
黄彬彬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关键词
父母教养投入; 亲子依恋; 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8.04.05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在北京、广东、河南、辽宁等省市的20所中小学中选取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共2370名,采用父母教养投入问卷(青少年版)、亲子依恋问卷和亲社会行为问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青少年感知的父母教养投入行为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青少年感知的父母教养投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母亲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2)亲子依恋在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3)父亲和母亲教养投入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其中父亲教养投入通过父子依恋的完全中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母亲教养投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既会通过母子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发挥积极作用,也会通过父子依恋的遮掩效应产生负向削弱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父亲教养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J].
伍新春 ;
刘畅 ;
胡艳蕊 ;
郭素然 ;
陈玲玲 ;
郭幽圻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5, (04) :576-579
[2]   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 [J].
魏星 ;
吕娜 ;
纪林芹 ;
陈亮 ;
张文新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 (04) :402-410
[3]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4]  
从母亲的敏感性到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内部工作模式的桥梁作用[J]. 林青,王争艳,卢珊,梁熙,贺琼,王朝,胡若时.心理学报. 2014(03)
[5]   西方有关父子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及教育思考 [J].
李丹 ;
丁雪辰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3, (03) :22-27
[6]   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J].
黎志华 ;
尹霞云 ;
蔡太生 ;
苏林雁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05) :705-707
[7]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原型概念结构的验证 [J].
张庆鹏 ;
寇彧 .
社会学研究, 2008, (04) :182-202+245
[8]   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 [J].
李文道 ;
邹泓 ;
赵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13-119
[9]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 [J].
王争艳 ;
刘迎泽 ;
杨叶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5) :629-639
[10]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J].
周浩 ;
龙立荣 .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06) :94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