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被引:28
作者
李英年
周华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高寒草甸地区; 植物生长期; 光合有效辐射(PAR); 光能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1998年植物生长期内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日、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PAR日变化与太阳总辐射 (Eg)日变化趋势一致 ,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过程 ,日总量最大可达 11.7MJ·m-2 左右。植物生长期内的 4月下旬~ 9月中旬季节变化较为复杂 ,雨季来临之前的 4~ 6月较高 ,其它时间较低 ,旬平均最高在 5月达 85 .2 3MJ·m-2 。PAR在Eg中所占的比例 (η)晴天状况下日平均在 0 .36~ 0 .41之间 ,阴天稍高 ,植物生长期内 η的旬平均在 0 .32~ 0 .43之间。分析还表明 ,PAR与Eg日总量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从而可依Eg的变化量来估算PAR。同时计算表明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群落对PAR的光能利用率为 0 .5 8%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微气候特征的观测研究 [J].
李英年 ;
师生波 ;
曹广民 ;
杨勇刚 ;
沈振西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4) :512-519
[2]   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能量分配 [J].
王启基 ;
王文颖 ;
邓自发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3) :31-34+36-39
[3]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晴天光谱特征分析 [J].
刘建栋 ;
傅抱璞 ;
卢其尧 ;
姚永康 .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03) :10-12
[4]   张掖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1993, (02) :141-146
[5]   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气候学研究 [J].
周允华 ;
项月琴 ;
单福芝 .
气象学报, 1984, (04) :387-397
[6]  
农业气候学.[M].欧阳海等 编著.气象出版社.1990,
[7]  
植被产量的辐射因子.[M].[苏]叶菲莫娃(Н·А·Ефимова) 著;王炳忠 译.气象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