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河流水质

被引:11
作者
朱长军 [1 ]
卢军燕 [2 ]
郝振纯 [3 ]
张普 [1 ]
刘德东 [3 ]
周继红 [1 ]
机构
[1] 河北工程大学城建学院
[2] 郑州市交通学院
[3]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新陈代谢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常规GM(1,1)模型进行预测时,精度较高的仅是最近的几个数据,越往未来发展,该模型预测的精度也就越弱。针对常规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河流水质预测模型,对该模型的精度以及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模型对某地区河流的水质进行了预测。计算机实际模拟证明: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能够明显地提高预测精度,增加预测的可靠程度,从而实现河流水质的早期预测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回归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J].
向速林 ;
杨柳春 ;
冉全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6, (01) :40-42+107
[2]   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的灰色数列预测 [J].
林丽蓉 ;
靳孟贵 ;
王现国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1) :41-45
[3]   基于灰色理论的蓄电池容量预测 [J].
刘险峰 ;
邹积岩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5) :630-632
[4]   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中长期城市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弘宇 ;
马放 ;
杨开 ;
吕斌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06) :32-35
[5]   地下水污染的混合有限分析法数值模拟 [J].
朱长军 ;
张娟 ;
李文耀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4, (03) :12-13+24
[6]   基于灰色动态模型群法的河流水质预测研究 [J].
李如忠 ;
汪家权 ;
钱家忠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4) :10-12
[7]   灰色模型在大武水源地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J].
王开章 ;
刘福胜 ;
孙鸣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