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面沉降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38
作者
张阿根
魏子新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机遇与挑战;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2.05.023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面沉降是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城市化进程中 ,资源与环境如何由对立走向统一的焦点之一。上海地面沉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经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 ,在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与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绩。本文初步总结了上海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我们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读了李新民同志的“意见和见解”以后再谈“关于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 [J].
张雅达 .
测绘通报, 1957, (01) :44-46
[2]   上海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J].
龚士良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110-113
[3]   地层的固结特性与地面沉降临界水位控沉 [J].
牛修俊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70-71+73-76
[4]   关於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初步研究 [J].
张雅达 .
测绘通报, 1955, (04) :107-112
[5]   上海市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J].
李勤奋 ;
沈雪兴 .
上海地质, 2000, (03) :4-7
[6]   上海洪涝灾害的地面沉降因素及其长期影响 [J].
魏子新 ;
曾正强 .
上海地质, 2001, (02) :12-15
[7]   对于“关于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一些意见以及我对于上海地基升沉的一些见解 [J].
李新民 .
测绘通报, 1956, (03) :141-143
[8]   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应力-应变分析 [J].
魏子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