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晋宁期加里东期板块汇聚及成矿关系

被引:8
作者
张拴厚 [1 ]
韩芳林 [1 ]
王根宝 [1 ]
王北颖 [1 ]
崔建堂 [1 ]
边小卫 [1 ]
王学平 [1 ]
吴闻仁 [1 ,2 ]
陈家义 [1 ,3 ]
张琳 [1 ]
机构
[1]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2] 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3] 陕西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
关键词
秦岭; 晋宁期; 加里东期; 板块汇聚; 成矿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重大地质问题野外地质调研、锆石SHRIMP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出秦岭造山带腹地明显存在晋宁期和加里东期的两期叠加板块汇聚结合带。新提出晋宁期具主次两条板块汇聚结合带,系中新元古宙古中华陆块群裂解—古秦岭多岛洋形成(1800~940 Ma),可识别出具蛇绿岩、岛弧火山岩与深成侵入岩、陆缘弧变质地层四位一体的组合,时空紧密关联。北部即古华北南缘古商丹带,沿北秦岭南缘被后者商丹带重叠,南部为古扬子西北缘板块汇聚结合带,总体延伸近北东向,从三湾(西乡)、黑木林、峡口驿、三岔子、鞍子山、马道、佛坪至小磨岭以东。其南段受扬子地块燕山期向北推挤位错,三湾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呈构造窗出露,中段遭晚期东西向勉略带构造捋顺。而早古生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原特提斯洋形成(561~447),认为消失的原特提斯洋是中国最具规模的早古生代大洋,商丹—昆南板块汇聚带,便是中国大陆造山带最重要的一条大地构造界线。研究了两期板块汇聚结合带分布与区域成矿关系,对铁、铜、镍钴等区域成矿前景赋予新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