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研究

被引:140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陈伟民
罗潋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太湖; 悬浮物; 风浪; 光学衰减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太湖水中悬浮物的物质组成、变化规律,选取了太湖站近10年来各测点的连续观测资料及2次定点观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无机和有机颗粒成份、时空分布、垂直变化、与风速、风向的关系以及与重要光学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悬浮物中有机物大概占30%;浓度大小的湖区分布大致是:湖心区>河口区、梅梁湖、贡湖、五里湖>东太湖;悬浮物浓度的季节变化是:湖心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东太湖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其他湖区则没有明显季节变化;垂直分布是:深层>表层并且底泥悬浮的临界风速在5~6.5m/s之间;悬浮物浓度的增加是引起湖水透明度降低和光学衰减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季江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347-353
[2]   太湖水动力学三维数值试验研究——4.保守物质输移扩散 [J].
胡维平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2, (04) :310-316
[3]   大型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探讨 [J].
秦伯强 ;
范成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55-58
[4]   武汉湖泊富营养化遥感调查与评价 [J].
张海林 ;
何报寅 ;
丁国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1) :36-39
[5]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黄祥飞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