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变格局

被引:15
作者
马才学
赵利利
柯新利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压力指数; 区域差异; 重心迁移;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耕地非农化压力及其区域差异是建设用地指标区际配置的基础。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耕地非农化压力区际差异明显。通过对比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开展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格局研究,结合重心迁移模型,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中恩施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其他城市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小且相对变化较小;东部地区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且相对变化较大;(2)2000~2011年,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迁移,表明湖北省东部一些城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相对西部一些城市的增长较大。(3)重心迁移距离为17.37 km,相对较小,表明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于2000~2011年整体变化相对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张效军.南京农业大学.2006, 06
[2]   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及其区域差异 [J].
柯新利 ;
韩冰华 ;
刘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7 (02) :271-275
[3]   基于重心模型的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分析 [J].
刘斌涛 ;
陶和平 ;
宋春风 ;
郭兵 ;
史展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1) :113-120+1
[4]   四川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赵永敢 ;
李玉义 ;
逄焕成 ;
王龙昌 ;
任天志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 (03) :28-32+38
[5]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研究——以伊春市为例 [J].
曾光建 ;
陶军德 ;
关国锋 ;
刘杰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4) :58-61
[6]   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姚艳敏 ;
石淑芹 ;
李志斌 ;
万利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95-302
[7]   中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 [J].
刘丽军 ;
宋敏 ;
屈宝香 .
资源科学, 2009, 31 (01) :116-122
[8]   基于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的耕地指标分配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J].
黄春芳 ;
王三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0) :13430-13432
[9]   经济发达地区农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证 [J].
吴次芳 ;
杨志荣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2) :29-37
[10]   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J].
陈志刚 ;
王青 ;
黄贤金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7, (04) :45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