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意涵

被引:3
作者
王柏松 [1 ]
刘彤 [2 ]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
[2]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国新安全观; 相互安全; 综合安全; 共同安全; 合作安全;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4.01.008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冷战后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安全形势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为了有效应对这种多样化的安全挑战,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新安全观吸收了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世界各种新安全观研究成果的精华,对国家安全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安全实现的前提、特征、目标及其有效途径上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从而使中国的新安全观具有了独特鲜明的理论意涵和非凡特质。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对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国际社会持久安全、进一步推动国家间新型关系的确立以及致力于加快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安全与战略.[M].(法) 戴维 (David;C.P.)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3]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4]  
非传统安全概论.[M].余潇枫等;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5]  
大国政治的悲剧.[M].(美)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著;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M].蔡翠红著;.学林出版社.2003,
[7]  
中美文化交流论集.[M].陶文钊;陈永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  
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M].闰韵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9]   试论江泽民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J].
严兴文 .
学术交流, 2006, (12) :41-45
[10]   论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 [J].
曹云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01)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