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地区紫花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地地下植物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小利 [1 ]
张力 [2 ]
张德罡 [3 ]
干友民 [4 ]
徐广平 [3 ]
杨予海 [5 ]
苗小林 [2 ]
周学辉 [2 ]
邓春辉 [2 ]
官却扎西 [5 ]
机构
[1] 贵州草业研究所
[2] 兰州畜牧兽药研究所
[3]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4] 四川农业大学
[5]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紫花针茅; 地下植物量; 退化草地;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6.04.004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青海湖地区紫花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原地下植物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下植物量的季节积累动态并不相同,随着退化程度加重,在草地植物地上部枯黄之前,光合产物向地下部的运转减少,根部贮藏的营养物质减少,地下与地上植物量的比值随退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大。两个退化样地地下植物量的80%分布在0~20 cm土层,用y=axb能够很好描述中度与重度样地在生长季各土层平均分布的植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在40 cm深的土层中,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下植物量每年的净生产量分别为849.6 g/m21、346.05 g/m2;周转值分别为32.45%、51.93%。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24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Ⅱ.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项目 [J].
胡自治 .
草原与草坪, 2005, (01) :3-10
[2]   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地下/地上生物量的研究 [J].
张娜 ;
梁一民 .
草业学报, 2002, (02) :72-78
[3]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宇万太 ;
于永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27-932
[4]   高寒草甸植物地下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周转值分析 [J].
李英年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1) :37-39+43
[5]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2-10
[6]   小叶章草甸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J].
马克平 ;
周瑞昌 ;
郭亚胜 .
草业科学, 1992, (02) :24-28+33
[7]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布的比较研究 [J].
黄德华 ;
陈佐忠 ;
张鸿芳 .
四川草原, 1986, (01) :56-59+78
[8]  
程积民编著.黄土高原草地资源与建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9]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编.草原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0]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编.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