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

被引:2
作者
冯加纯
戈亚萍
寿延红
朱德志
张淑琴
机构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长春,长春,长春
关键词
刺五加; 脑缺血,暂时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肉皮缩血管肽类; 注射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1994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刺五加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于发病48h内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刺五加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1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治疗7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 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刺五加组CV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刺五加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疗效确实,既可促进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又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其机制之一可能系与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尼莫地平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应用的药理学基础 [J].
王桂红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7, (02) :96-99
[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40例临床观察 [J].
康志强 .
临床医学, 1997, (01) :35-35
[3]   刺五加叶皂苷单体Sc3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的影响 [J].
战术 ;
钟国赣 ;
安刚 ;
孙成文 ;
曾庆华 ;
孙晓霞 ;
邵春杰 ;
徐景达 .
中国药学杂志, 1996, (07) :17-19
[4]   刺五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杜正国 ;
王纯,王晋明,许家,张庆华 ;
刘昌慧,刘军,郭伟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5, (09) :396-397
[5]   刺五加叶皂甙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刘宏雁,李吉平,王秋静,吕怡芳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5, (04) :339-340
[6]   刺五加叶皂甙对老年大鼠血清LPO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J].
睢大筼 ;
于晓凤 ;
吕忠智 ;
范志刚 .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5, (03) :179-180
[7]   刺五加对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J].
叶秋荣 ;
钟玲 ;
罗潜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0, (04) :6-9
[8]   刺五加对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强心甙毒性的影响 [J].
叶秋荣 ;
钟玲 ;
杨延秀 ;
罗潜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89, (04) :21-25
[9]  
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史玉泉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