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沉积盆地动态分类方法:从原型盆地及其叠加发展过程讨论

被引:23
作者
温志新
童晓光
张光亚
王兆明
宋成鹏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威尔逊旋回; 主要原型盆地; 次要原型盆地; 多旋回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盆地是油气生成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其形成和发展为板块构造演化所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板块从分离到汇聚的不同阶段、板块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原型盆地,形成了特定的构造-沉积体系,决定了其生、储、盖等基本含油气条件;二是后期叠加的原型盆地不但本身具有新的油气地质特征,还能够改变早期原型盆地的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以板块构造演化历史为时间线索,通过对现今盆地早期原型及其后期叠加改造过程的系统解剖,用动态方法将全球处于一个威尔逊旋回的现今盆地划分为12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类盆地的基本属性及含油气条件,为科学预测各类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5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亚太地区盆地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J].
杨福忠 ;
薛良清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5) :65-70+8
[2]  
海洋地质科学[M]. 海洋出版社 , 范时清著, 2004
[3]  
油气勘探原理和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童晓光,何登发著, 2001
[4]  
含油气盆地分析[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陆克政主编, 2001
[5]  
中国天然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冯福〓等著, 1995
[6]  
板块构造、大陆边缘与含油气盆地[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陈景达著, 1989
[7]  
板块构造基本问题[M]. 地震出版社 , 李春昱等 著, 1986
[8]  
AAPG Memoir 48. Edwards J D,Santogrossi P 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9
[9]  
Interior cratonic basins. Leighton M W,Kolata D R.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