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

被引:57
作者
余胜泉 [1 ]
段金菊 [2 ]
崔京菁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2]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深度学习; 学习元; 双螺旋学习模型; 社会知识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深度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内容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利用蕴含在社会人际网络中的集体智慧,形成丰富的社会知识网络。聚合了人际网络、知识网络与学习活动等综合性信息的学习元平台,能为促进在线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反映了一种社会互动、群建共享、认知递进的深度学习理念。在该模型中,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是两条基本支架,通过学习活动衔接而形成社会知识网络;而社会知识网络以知识内容为核心节点,通过知识内容建立起知识之间、知识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和教学者在该模型中处于平等地位且可以角色互换。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通过接受式学习,初步建构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随着参与式学习的不断深入,基于知识交互的协同建构促进知识网络的发展,基于人际交互的网络节点生成促进人际网络的拓宽,个人学习网络动态形成并得到螺旋式发展;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主动连接网络,通过创造性学习活动以及基于活动的知识贡献与创造,构建群体的社会性知识空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56 +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社会认知网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崔京菁 ;
马宁 ;
余胜泉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11) :54-59
[2]   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学习模型构建 [J].
段金菊 ;
余胜泉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04) :91-102
[3]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 [J].
余胜泉 ;
陈敏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1) :100-110
[4]   学习资源建设发展大趋势(下) [J].
余胜泉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03) :3-6+32
[5]   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研究 [J].
段金菊 ;
余胜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 (04) :43-51
[6]   学习元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场景分析 [J].
杨现民 ;
程罡 ;
余胜泉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03) :55-61
[7]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 [J].
余胜泉 ;
陈敏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 (06) :14-22
[8]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 [J].
余胜泉 ;
杨现民 ;
程罡 .
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 (01) :47-53
[9]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 索耶, 2010
[10]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皮连生,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