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区分布式海绵化改造策略

被引:7
作者
郭湘闽
危聪宁
机构
[1] 不详
[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 不详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密度城区; 海绵化改造; 集中式; 分布式; 自然调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密度城区成为非常普遍的城市特征区域,然而其中由于基底的硬质化现象严重,在暴雨等极端灾害面前暴露出极高的风险性。文章以高密度城区的海绵化改造为对象,对传统城市规划中习惯采用集中式雨水治理机制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这种方式容易引发系统性的雨洪抵御风险,导致很多城市在暴雨发生时陷入被动甚至瘫痪状态。通过总结国际上的前瞻性观点,文章提出雨水治理机制应当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将每栋楼宇改造为立体海绵单元、最大限度地维护自然调蓄系统的网络性和弹性、促成雨水收集系统由树状向网络状方向转变等海绵化改造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绿色基础设施和低冲击开发的比较及融合
    张园
    于冰沁
    车生泉
    [J]. 中国园林, 2014, 30 (03) : 49 - 53
  • [2] 深圳城市水系建设探讨
    刘志龙
    杨星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 (08) : 81 - 83
  • [3] 基于城市高密度地区的低影响开发规划研究
    王海玲
    刘旭军
    王浩正
    王琼珊
    [J]. 中国给水排水 , 2013, (12) : 11 - 13
  • [4] 绿色街道——道路雨水管理的景观学方法
    张善峰
    王剑云
    [J]. 中国园林, 2012, 28 (01) : 25 - 30
  • [5]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及其体系构建
    应君
    张青萍
    王末顺
    吴晓华
    [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 (05) : 805 - 809
  • [6]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规划与雨水花园设计研究[D]. 宋珊珊.北京林业大学. 2015
  • [7]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王佳.北京建筑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