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散失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21
作者
刘树华
蔺洪涛
胡非
梁福明
王建华
刘和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和旱涝灾害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和旱涝灾害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蒸散机制;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Deardorff(1978)提出的陆面参数化方案和Noilhan等人(1989)土壤水分参数化方案为基础,对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在模式中较详细地考虑了植被和地面的各种物理参量如地面和叶面的反射率和发射率,净叶面面积指数,植被的物理阻抗等,并与大气边界层模式耦合。应用该模式模拟了沙漠及绿洲地区不同植被覆盖率情况下的蒸散量、土壤含水量和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连续变化特征;对不同植被覆盖率的热量平衡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式较好地反映了地表蒸散3阶段的变化趋势特征,揭示出下垫面热量平衡分量间的相互转换过程。该模式可以用于中尺度的气象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和预测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近地层的热量输送和水分散失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表水热通量研究进展 [J].
孙睿 ;
刘昌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434-438
[2]   陆面过程研究的进展 [J].
孙菽芬 .
新疆气象, 2002, (06) :1-6
[3]   荒漠下垫面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敏感性实验 [J].
刘树华 ;
张景光 ;
刘昌明 ;
李新荣 ;
文平辉 ;
刘立超 ;
王会肖 .
中国沙漠, 2002, (06) :114-122
[4]   陆地表面复杂过程模式中耦合植物生态过程的研究进展 [J].
张佳华 ;
陈开喜 .
气象科学, 2002, (01) :119-126
[5]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简评 [J].
史学丽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01) :102-112
[6]   用于GCM耦合的积雪模型的设计 [J].
孙菽芬 ;
金继明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9, (03) :38-45
[7]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传输模拟和验证 [J].
莫兴国 .
气象学报, 1998, (03) :68-77
[8]   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一部分:陆面过程模式及其“独立(off-line)”模拟试验和模式性能分析 [J].
张晶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8, (01) :2-20
[9]   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对边界层气候热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刘树华,黄子琛,刘立超 .
气象学报, 1996, (03) :303-306+308-311
[10]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蒸散过程的数值模拟 [J].
刘树华 ;
黄子琛 ;
刘立超 .
地理学报, 1996, (02) :118-126